思政教学部开展示范课观摩与教学研讨活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11-11浏览次数:1067

 


 

为深入推进全员教研活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第八届“教研活动展示周”活动,法学院思政教学部于117日第6节,在2308教室观摩杨叶忠老师公开课,内容为“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思政教学部老师分别以现场听课和观摩视频等形式参与了活动。

 

2

 

1

思政教学部于118日下午在思政教师办公室开展了评课与教学研讨会议。

首先对杨叶忠老师的课进行评价。多数老师认为,杨老师的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史学知识积淀深厚,教态自然,对“土地革命”的论述逻辑性强,从伟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谈到对当今青年的重要启迪意义。从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确立的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体现我们党一直“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用比较法对“土地政策”在革命的不同时期进行分析,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党的统一战线对策是根据革命不同时期的特点作出调整的。有部分老师认为,课件可以增加更加形象化的内容,以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总体而言,此课程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真正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4

5

之后,全员教师学习了《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实施意见》、《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关于全面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进一步领会了学院“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建设”的基本精神和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结合以上精神,针对思政实践课程,各位老师提出了有益的建议。杨叶忠老师认为,加强思政实践课程的建设,是当前思政部重要的工作,各门课程应统筹安排、协调一致,形成有机统一、各具特色的思政实践课程模式。何军香老师认为,思政实践课程要紧紧围绕“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建设”的核心思路,加强实践成效,在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方面与专业课程协调一致,共同进步。万天虎老师认为,应加强实践课程过程中对学生的日常指导,真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改革方面,各位老师也展开了讨论。胡晓飞老师分享了“对分课堂”的改革成果,并建议各门课程可以开展对分课堂的实践。谭万勇老师分享了专题教学的实践与成效,并提出了专题教学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办法。程郁华老师分享了非洲对外汉语教学的很多经验,认为思政课程教学可以参照这些经验,推进教学改革。杨叶忠老师认为,可以在思政教学部层面设立教改项目,鼓励老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谭万勇老师提出,在当前“课程思政”的创新热潮下,思政课程应该加强同专业课程的融合发展,以此为契机开展教学改革,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建设。

针对思政课的日常教学,各位老师也提出了很多建议。万天虎老师认为,思政课教学任务重,每位老师承担了巨大的教学工作量,老师们的巨大付出应得到基本的肯定,认为加强师资引进,做强做大思政部,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谭万勇老师提出,日常教学应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思政课教学的核心问题,要深刻认识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杨叶忠老师认为,今后将用实际行动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努力将思政课打造成铸魂育人的“金课”,同时要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得越来越好,思政课老师要加强自身的内涵提升,“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高校“课中之课”的思政课,任务尤其艰巨,责任尤其重大。在立德树人的思想指引下,在学院“行以求知、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下,思政课会加强内涵建设,在保证基本教学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改革创新,与学院共同奋斗,为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建设付出自己的汗水和心血。